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202310的认识课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的认识课件【篇1】

师:(课件播放秒的声音)听,说着说着,秒的脚步声就来了,让我们合着秒的节拍,点点头欢迎它。(生一起点头)让我们跺跺脚欢迎它。(生一起跺跺脚)让我们数数欢迎它。(生一起数数)让我们拍手欢迎它。(生一起拍拍手)

师:那一秒钟的时间在钟面上是怎样悄悄过去的呢?(课件演示秒针走了一小格)

生:我发现秒针走了一小格。

师:是呀,随机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感受1秒。(课件演示秒针又走过了一秒)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了一秒钟的时间在钟面上是怎样悄悄过去的,那么1秒钟的时间在电子钟上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课件出示一个电子钟)

生:我发现电子钟上的最后一个数字在动。

生:这个数字在不断地增加。

师:是呀,这最后一个数字每增加一个数字,就是过去了一秒。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电子钟,(课件出示中间有闪烁的两点的电子钟),看看这个电子钟里的秒在哪儿呢?

生:中间闪烁的两点。

师:是呀,中间的两点每闪烁一次就是过去了一秒钟的时间。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钟面上。请你仔细观察,现在秒针又连续走了多少秒?

生:3秒。

师:为什么是3秒呢?

生:我听见了3下声音。

生:我看见秒针走了3个小格。

师:假如秒针从1走到2,你知道是几秒吗?

生:5秒。

师:那老师给你5秒的时间,你能跟着秒针的走动,用动作在表示出这5秒吗?你可以点点头,拍拍手,敲敲桌子,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表示出这5秒钟的时间。

生:跟随着秒针用各种动作表示出着5秒。(课件演示秒针连续走动了5秒)

师:你是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5秒的呀?

生:我是跺脚,那你来试试。

师:老师也想来用动作表示这5秒呢!师很快拍5下手。

生:我觉得太快了。

师:很慢地拍5下手

生:我觉得太慢了。

师:看来,用动作来表示秒的时间,还得掌握秒的节奏。

师:假如现在老师给你大约10秒的时间,你能不看钟面上秒针,用动作来表示这大约10秒的时间吗?

生:我想用拍手的方法。生用拍手的动作表示这10秒的时间。

师:刚才小朋友不看钟面都能估计出10秒的时间了,今天,老师在上班的时候,也碰到了一个秒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字路口,(课件出示一个红绿灯),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今天老师真是不巧,刚好是红灯。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估计估计,我等了多少时间的红灯。

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估计)

生1:13秒。

生2:16秒。

生3:20秒。

生4:15秒。

师:那到底是几秒呢?(课件出示从红灯到绿灯15秒的倒计时。)

生:原来是15秒。

师:是呀,是15秒,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估计得很准确了。有的小朋友估到13秒,说明他在估计得时候,每一个节拍都稍微慢了点。有得小朋友估计到了18秒,说明他在估计得时候,每一个节拍都稍微快了点。

师:刚才估计得不准确得小朋友不要着急,老师会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看看这一会谁估计得比较准确了。看看电脑老师想把一个绿色的条子涂成红色,你再来估计估计看,电脑老师会用了多少时间?(课件出示一个绿色的条子,慢慢得变成红色)

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估计估计。

生1:是56秒。

生2:是58秒。

生3:是60秒。

生4:是62秒。

生5:是63秒。

师:那到底是几秒呢?就让电脑钟来为我们计时吧。(课件出示再涂一遍红色,旁边放个电脑钟计时)

生:是60秒。

师:为什么是60秒呢?

生:因为我看见秒针走了一圈。

师:是呀,当秒针走了一圈的时候,钟面上还有哪个针也发生了变化?

生:分针走了一个小格。是1分钟。

师:现在你 发现了什么?

生:1分=60秒。

……

评析:这个片断是我在《秒的认识》时的一个片断,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在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中去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首先我利用神州六号和刘翔引出秒后,先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也要用到秒来计时的呀?这样来唤醒学生对秒的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马上从学生的耳边传来秒的声音,让学生合着秒的节奏,用自己各种各样的动作来欢迎秒,这时的学生对秒只是有一点初步的感知而已,接着我让学生认识一秒的时间秒针的走动,进而是3秒的时间秒针的走动,这时的学生对妙的感觉不再是一张白纸,通过刚才的听秒的脚步声和看秒针3秒的走动,学生已经对秒有了一定的感知。接下去我就安排让他们跟随着秒针的走动,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示出5秒。这等于说是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当学生跟着秒针走完这5秒以后,马上让他们脱离秒针,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估计出大约10秒的时间。这时,在学生的头脑中,秒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升华。有了前面这么多的铺垫,再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等红绿灯的情景,让学生来估计从红灯到绿灯这一段时间,这时,学生的估计已经比较接近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们估计一段60秒的电脑涂色,这时学生的估计真的接近于精确,答案都在60秒左右了,有个学生估计到了60秒呢,验证的时候,当看电脑计时60秒钟时,那个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因为他偿到了成功的快乐。课到这里其实是个高潮,好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因此我在这里很顺利得得出了1分=60秒。在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感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真的的是一种很好的让学生学习的方法。

10的认识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

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

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教学反思

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幼儿园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从而比较自然地认识“千米”。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1千米或几千米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

10的认识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义,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用平方千米计量较大面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讨论和小组交流认识并运用平方千米。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项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准确地运算。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观察想象、验证归纳等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这些面积单位。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些填空题。

1、(1)4公顷=()平方米

(2)73000平方米=()公顷

2、填一填

(1)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2)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相当于()

出示课件

指名答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联系图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也为学习新知设置一个知识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认识平方千米(板书)

二、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个长度单位?(齐说)谁能说边长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说理由,评价)

出示课件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生读)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

我们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看看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指名答:你们同意吗?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板书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齐读2遍出示课件3,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刚才我们推算出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公顷=10000平方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关系吧! 出示课件4.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及时评价。

板书3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学了这么多,我们来运用一下,先思考,再举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对又快。

四、看课件

1、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小结:平方千米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县、省、城市的面积。

五、拓展练习

六、全课小结

谈谈收获!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10的认识课件【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口答:

50毫米=()厘米5米=()分米

60厘米=()分米9厘米=()毫米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门高2()

橡皮长40()课桌长60()

二、探究新知

1、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你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哪个同学能说说?老师:其实昨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跑完了一千米的路程,很多同学都说跑完了很累,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昨天我们跑步时的情境,想想跑完这一千米我们用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操作一圈是200米,跑5圈正好是1000米,看来1千米还是很长的。板书:1千米=1000米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总结。

10的认识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

5、教师总结,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四、做游戏“找朋友”

1、教师提供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10的认识课件【篇6】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三、课时安排

8课时

课题一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数100以内各数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出来的。

2让学生在数物体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二) 重难点

在数数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 教学设计

一、教学主题图

1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啊!小精灵赶来了一群羊(20只),你知道有多少只吗?先估计在数一数。

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出事课件:过了一会儿,又来了许多羊,小精灵问,小朋友估计一下现在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计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古到的结果:

3引出课题

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估计羊的只数。现在的答案有多种,那位同学估的较准确?最好的方法是一只一只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数数量是的物体

1、 数颗花生(或100块糖、100本练习)

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共同数出100颗花生等作为礼物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们。

2、 汇报数100颗花生的数法。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的好又数的准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3、 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的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的数,10个10个是一百。让学生观察之后对小精灵的做法予以评价。

4、 数100根小棒。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根小棒。

5、 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通过数数,谁知道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互相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教师板书

三、教学

1、 摆出35根小棒

先摆再想怎样摆才能一眼看出是35根呢?并说说是怎么摆的?

2、 学生边摆小棒边从35数到42,当数到39时,让学生理解39的下一个是40。

3、 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42根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

4、 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88数到100。

5、 学生同桌对口令,从56数到63,之后全班接着数到72。

6、 拍“七”游戏

轮流报数,报到含七的数只能用拍手代替。

7、 枪“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个人说一个数,另一个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组织学生做这个抢一百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两位数的组织

1、 出示35根小棒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2、 让学生闭眼,想一想43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3、 同桌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他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4、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二题。

1出示百球图,横体观察,估一估,“有多少个球”

2在学生估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怎样数比较快”

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计的书对比。检验自己估计的对不对。表扬估计对的学生。

六、小结作业

组织学生小结

课后数数主体图中的小羊。

课题二      读数 写数

一、 教学目标

1、用计数器表示数,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子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2、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3、会读数用记数器正确、写数。

二、 重难点

会读数用记数器正确、写数。

三、 教学过程

一、 摆一摆

1、同桌合作摆出24 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4根。

2、想一想2捆应摆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

3、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子。

4家在计数器的相应位置上写出24,并读出来。

‘2在哪个数位上?4在那个数位上?

5师摆出42根小棒,用同法完成以上的过程。

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 ,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4 、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 拨一拨、读一读、写一写

1、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45   54    78     86     99       60      6

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2、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一个数指名读一读

56    92      48     72       27       80

3、 我们会拨数会读数那你会写数吗 ?

课本第34页例5以第1个为例先读一读,想一想你会写吗 ?

同桌合作互相读写。

4、 小朋友们真聪明已经学会了两位数的读与写,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应该怎样读写呢?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读一读。1 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

5、观察计数器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

6、想一想读数和写数时我们是从那位开始的?

三、巩固练习。

1、 做一做1 拿出数位表和数字片,同桌合作你摆我读。

2、 看图写数。课本第35页第2题。

3、 给小动物找家。第36页,第4题。

4、 老师说数我来写 。23368972408590100

5、 猜一猜卡片上的数是几。 如:十位上的书比个位上的数小5。

6、 小组合作每人写一个数让大家猜

课题三  比多少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的多”“少的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字与生活的联系。

二、 重难点

通过情景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

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揭示课题

1、数的组成

3个十和6个一是(      )。

7个十是(       )。

8个一和7个十组成(          )。

2、比较数的大小。

39ο36          69ο96      50ο50+7

说出比较的方法。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做猜猜看的游戏:老师手中的小棒大约有几根?

先数出10根,在观察其余的小棒,做地二次估计。

比较两次估计的结果,想一想,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的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根了那?

小结今后我们估计物体时的多少时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在估计,就比较准确了。

(四) 多种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是15根。随意抽出2捆小棒做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10根和48根比较,怎么呢?

10根比15根比较呢?

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少的程度一样吗?

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接下来我们去水族馆参观一下

出示金鱼图,先估一估每种鱼的条数,用一句话描述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五)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走(第40页“做一做”)

你们看到了什么?分组每人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2、3两题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六) 小结

1今天小朋友有学到了新本领,在今后比多少时,我们不仅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还可以用“多的多”“多一些”“少的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反思: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课题四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

二、重难点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 学习新知

1、展示主体图,阿姨拿给妈妈30瓶酸奶又那给小明2瓶,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解决30+2

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么算?

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解决32-2

你是怎么计算的?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交流。

三、 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展示小棒,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在摆6根。

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教师合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与黑板上,教师做裁判,其余3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参与活动。

四、 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第43页的第5题。

2、做第43页的第6题

3、按顺序填数。第43页的第7题。

五、 小结

课题五 摆一摆、想一想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 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 数位顺序。

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什么,第二位是什么?第三位?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呢?

2、 用计数器拨数。

师拨数学生读数说一说这两个数位上的2分别表示什么?

同桌你说数我来拨

二、 合作求知

1、你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2学生摆一摆,摆好的说一说你把圆片放在哪个数位上,这个数是多少?

3、 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学生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出一 个数?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3  ,   12    ,   21,    30

4、 从刚才摆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

5、 用4个5个圆片摆数。

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每个小组发一个汇总表,分工合作,3个同学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小组长在汇总表上做好纪录。表的左边是圆片,右边是摆出来的数。

6、 学生汇报

7、 探索规律

试一试直接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

四、 寻找规律,归纳整理

从我们摆出来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五、 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j458.com/a/587847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动漫活动方案集锦14篇
下一篇 : 男人正能量励志句子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