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我们对于在阅读过程中所涌现的思绪,充满感慨,有必要把它们记录下来。经过励志的句子的精心整理,我们带来了“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助益,欢迎您的访问!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

假期,作为新教师的我读了《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从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有多来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告诉新教师,年轻教师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多一点自信,多一点虚心,持一点恒心。有了自信,就会让自己的潜能释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进而创造自己的精彩。告诉年轻教师自己面对的是日益成长的学生,是日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全社会的拷问和关注,所以要多读书,多学习,从身边学起,从身边的老教师学起。

本书还告诉我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轻教师要敢于坚持,要有一颗恒心,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本书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作者举了很多案例,具体讲述了一些新教师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例如身份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压力;新教师如何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等。在接下来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师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要能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问题,要学会与人沟通和相处,要学会与同事友好相处,要尊敬领导;要让和自己相处的孩子感受到快乐,为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师更要将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上网查资料,请教身边的老教师,不过有时学生们并不领情,课堂上东倒西歪,我也曾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这种过分“活跃”而沮丧过,心想这些学生与想象中的乖巧可爱真是差别太大了,他们每个都是那么“活跃”,那么的.不听话,上课时总是给你捣乱,真是令人心烦。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学到很多方式方法调节自己和管理学生。我这才终于明白了“爱学生”的真谛,不仅仅是爱听话的孩子,还要爱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也是那样的可爱和聪明,走近学生的心灵,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就算他们偶尔的调皮捣蛋,也不会觉得心烦气躁,只会更觉得他们天真、可爱。

读了这本书,使我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艰难的,自己在工作当中不能因为这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多与自己身边的老教师交流,要学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相处,为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理想并追逐下去,只要有恒心,我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2

烈日炎炎的六月,每当在捧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就会让我很快被书中一条条看似普通实际上却反映着教育本质的建议所吸引,心也随着慢慢沉静,身体也就慢慢感觉不到周围炙热的空气了。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儿童学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的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读着这一个个反映着教育教学本质的观点,真的很佩服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的潜心研究。特别是对于“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感触较深。

在教学中,曾遇到过这样的题目:一块正方形桌布,铺在一个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桌面上之后,四周下垂的一样长,并且题目中画出了桌子的一边下垂了2分米,问题是求这个正方形桌布的面积。学生一开始独立解答时,很少有能解答对的。因为在学生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立体的铺着桌布的桌面,根本想像不出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不可能解答对。于是,我找来一块同样大小的桌布,在教室里用米尺搭建了一个边长是10分米的桌面,先让学生观察桌布在没铺到桌面上之前的样子,就是一个正方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把桌布铺在桌面上,当四周下垂一样长时,再观察现在桌布的样子,从而找出桌布的边长就是桌面的边长再加上两边分别下垂的2分米,所以这个正方形桌布的边长是14分米,然后把桌布拿起来再还原到原来的正方形,这样反复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正是“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慢慢了解了题目的本质,便能找到了正方形桌布的边长,它的面积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没有这种实际事物的反复演示,学生是抽象不出正方形桌布的边长是14分米的。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有什么东西不能理解,如果学生的思维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豪无用处地折腾时,我们应该设法把学生意识里干涸的小湖泊跟自然界、各种事物和周围的海洋接通,活生生的思想的泉水就会喷薄而出了,很多的教学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3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小时候一直觉得老师很神奇,因为老师教授的内容总是这么深深的吸引着我,心里认为老师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每每上课时总是听得如痴如醉,暗下决心,我长大后一定要当老师。现在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这时,我才体会到歌中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原来这个职业并不轻松,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所以才认认真真的拜读了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一教育理论专著。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100条建议!

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专著,不如说是一本参考书。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总能感受到爱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只有几岁的孩子时,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爱。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以后,初为人师的我,常常在书中寻找自己的教育方法,摸索前行。

书中在第一章写道:“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一年级就可以独立阅读和解决应用题,有的孩子要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阅读和解决应用题。

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不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此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段文字。

在这个学生成绩与教师年终奖挂钩的时代里,我们大部分教师早已忘却了自己的那份人生理想,而是急于求成,每天想着怎么样提高自己的平均分,有时却忽略了在我们不经意的评价里是否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教学本身是一种双边行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师生互信和理解基础上的民主、合作、共同进步的行为,也是一种鱼水关系行为。每次测试总有有不少同学进步很大。

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学生正在学习进一步提高。一个会学***子在课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是课堂上不注意听的学生。

这些同学上课没有十分专心听,回家作业也经常不做,就是做了也是错误太多。所以各班才会出现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区别。

记得去年带的那届毕业生,我上了其中三个班的课,我校均是大班额分班,各班人数都在56人以上,英语学***他们来说本就是一门有难度的课程,学生学***参差不齐,我就试着在各班进行分层教学,同一份教案却在不同班级上出不一样的课堂。我在教学的时候就是要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学生的共性,又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一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二是要根据个性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学***的指导,引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但要用同样的评价语言来鼓励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公平公正的态度。

同时,它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觉得至少他们不会比你和我们班的其他学生矮。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毕业成绩。因为他们都在进步,但有的更快,有的更慢。

另外,我们要给这些学生创造一种“成功的预感”,使他们能够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及教师、同学对他的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热烈的学***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上满足的状态。但是只有在被一种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所鼓舞的学生的集体里,才能体验到这种道义上的满足。

”放松自己的心态,给孩子们一点点满足感,不要总抱怨孩子们的不是,只有他们有了自尊感,你也才会有自己的成就感,幸福感!

编号序号

贵阳市第二届(2012年)“春芽奖”小学教师

写作技能大赛评选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单位:白云区第九小学

教师姓名:令狐烛

联系**: 138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4

第三,要谨记知识的最终目的---运用。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这里就为知识做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学的目的就是运用,只有用才能体现学会,只有善用才显灵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谨记:"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的交流生动中,不断过程活期来。

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与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的。

第四,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教师要深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深刻把握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处理好日常教学中的大局,善于处理个人事件和时间。一颗爱心和宽容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认识到我是一个可靠可靠的家庭成员。对于学生的教育,除了平时的教育教学,主要是照顾后进生的成长,抚萎和扶持他们年轻的心灵,不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枯萎。

他们常常在心门前设置一个警卫,不让人看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时,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关心、爱心和耐心去影响他们,突破这个哨岗,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精神桥梁。

第五,做一个真实的人。

我记得一位教育家讲过一个故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曾经上过厕所,遇到了我敬畏的数学老师。后来我知道老师也想上厕所。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个严格的老师和学生可能会害怕你,但很难接近你和爱你。

我们和几十个学生相比,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如果老师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知道,会给他们留下错误的印象,降低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孔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我们有自己的缺点、优点、优点和缺点,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需要掩盖他们。

我们可能五音不全,我们可能画画的不好,我们可能舞跳的不好,我们可能没有运动天赋……没关系,我们依然秀给孩子们,让他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或是那样不足的你,这样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许多。

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是因为他在放飞每个孩子的梦想,实现每个孩子的梦想,创新每个孩子的梦想。今后,我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得失;关注自己,关注内心世界,提高生活质量,做一名有兴趣、有思想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5

爱之旅,传播人生真谛

——读《给教师的建议》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培养好人,做个方面的教师。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我在5年前就读过,学校今年发给了我们这本书,我感觉到了这本书的重要!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有一种更深的感受: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对的人,然后才能用道德来治理教育,用道德教育,走一段美好的教育之旅。

一、播撒爱,终于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在人才培养和文化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

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我今年教的这个班是六年级最活跃的一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科任老师们都感觉到课难上,学生不好管理。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也是主科教师。我需要脚踏是第地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每天都要和孩子们密切合作,所以班级管理是第一要务。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班上的大多数孩子都很叛逆。当我接班时,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感到头痛。越是在班里点名批评,效果就越不好,课堂气氛不好,教学效果也不好。我就思考,既要少跟学生们发火,又要让学生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呢。

其实很简单。外表越坚强,内心越脆弱。这样的孩子越需要照顾。班里有几个孩子个性特别强,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了整个班级,这样的孩子在课堂犯错误的时候,需要“冷处理”,不激化师生矛盾,不影响课堂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在课下,一定要“热处理”,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喜欢他,欣赏他,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他看到希望。既把错误指出了,又保护了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冷热处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越兴奋,老师就越真诚,孩子越有进取心,老师就越冷静。班上有一个叫夏铭的女孩。她很叛逆。一天,当课程即将结束时,我让在考试中拼错单词的人在座位上背诵。一些孩子趁机低声说话。当天的作业已经留完了,是背诵作业。

这时,我跟孩子们说:“我有个建议,如果再有声音,咱们就再留点书面作业吧。”这个时候,全班安静了,唯独夏铭在下面唠叨。

我心里的火就上来了。我问她:“夏铭,你有更好的建议?

是不是希望多写一点?”夏铭看着窗外,回了我一句:“不是!

”我见状,赶紧平静地对大家说:“不是就好。继续学习!

”班里恢复了平静。如果我再批评她态度不对,她可能会更激动。

一下课,我就把她搂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跟她说:“课堂上说话的人打扰了课堂,老师说留书面作业,是想让班里安静。不是真的要留作业”。

开始她很不屑,我觉得一定要打动她,就开始先鼓励她:“你在班里是个十分优秀的女孩子,成绩优异,学习热情特别高,主动性很好,每次测验后不用老师要求,就主动找老师背诵错的词。这是谁都比不上你的,老师们对你的评价很高,老师特别喜欢你。

”说完,她不再歪头看墙了,低着头。我又说:“好孩子就得有个孩子的样儿,要给其他人起榜样作用,要在人前,人在心中都能被别人竖大拇指!

”她慢慢抬头看着我,我看火候足了,接着说:“今天课上你的表现你想想,这样行吗?这不是全班同学都想看到的。老师和学生想看到的是夏铭,他可以帮助老师。

”说完,她又低头了。我知道她那时自己掉眼泪了。我对她说:

“老师希望今天的事以后不要再发生。”她低着头说:“老师对不起”。

最后, 我又说:“明天开始夏铭要在课上和课下帮助老师,好不好?”她边擦眼泪,边她点了点头。

事情不大,但要把事情挖的深一点,解决起来才有效果。不能学生一有错误就暴怒,这样的处理没有任何教育效果,甚至会对学生起到副作用。我能感觉到他思想的变化,从玩弄精神,低头,到在我面前哭泣。我不需要她说太多承认错误的话,保护她的自尊,这比批评更有效!

半个学期后,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班了,因为孩子们的进步让我兴奋,让我觉得教育教学工作更有趣!其乐无穷!

在刚刚结束的毕业考试中,那些个性突出的孩子在英语方面取得了更为突出的进步。夏铭从之前的80分降到100分,单名庆从60分降到90分。

二、传授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广泛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能力,特别是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在教学实践中,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毕业班的学习很辛苦,我尽量不给孩子留重复的作业,不罚写字,不贪迟到,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努力学习。

班里的孩子大多是农村和个体户,英语学习家长们谁也帮不上,成绩可想而知。只能靠老师在学校的这点时间帮助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课堂的环节来吸引学生。

班里的中下层孩子纪律性很好,完成了作业,但他们需要老师每天读单词,第二天就忘了。所以,我每天都和这些孩子摸爬滚打在一起。孩子的吸收能力差,老师就多勤奋。

孩子们看到老师勤奋了,他自己慢慢也就不被动了。以勤奋替代批评,效果特别好!在毕业考试中,李欣雨从原来的6分和70分中得了91分,李梓萌从原来的不及格中得了85分

5分,刘思佳由原来的70分考到了93分。

三、奉献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有潜力的孩子,我培养能力。

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传授知识。成绩差的孩子,我培养他做人。一年不长,但我得让学生们从我身上得到些东西!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具有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性、持久性和深刻性的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要求教师爱护学生一丝不苟,而且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丝不苟。

读一本好书,养心,培德。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努力工作让我体会到爱的伟大作用,让我懂德是德的重要性,让我终身受益。这是任何优越工作,任何优厚报酬都无法替代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6

阅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师身上,也体现在学生身上。我感触较深的是,自小到大学习过程,老师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在谈到后进生的工作时,作者也明确提出了阅读的重要性。

由于某些原因,学习上存在困难,导致兴趣不足,进而影响学习,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扩大知识面。一个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似乎遇到的障碍就越多,他越应该阅读。

阅读可以教会他思考,思考可以成为一种智力刺激。书本和书本激发的生活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有力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们在周围世界看到的不理解的东西越多,他们对知识越敏感,老师就越容易工作。

作者还就如何培养兴趣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者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兴趣主要**于两点。一是老师对所要讲解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有的态度。

因此学生的兴趣不足很大一部分**于老师的因素。第二点就是学生自己把知识加以运用,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人们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或者通过探索解决了一个真正的问题,这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这样他的自信就会提高,而这种自豪感就是兴趣。如果学生亲自学习、亲自发现,亲自掌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掌握知识的自豪感就会更强。在这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适当让学生解决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最后,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健康。“果把我在小学4年期间对儿童的全部关心和操劳都计算一下,那么起码有一半的操心是花在他们的健康上面的。”霍姆林斯基如是说,读到这段文字之后我不免有些震惊。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书育人”,看到这条建议之前我还是这么认为的。阅读完整条建议,一些疑问豁然开朗。了解儿童时期的营养如何决定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和对称,以及骨骼组织,特别是胸部的正常发育。

厌食症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也是身体不适和疾病的根源。我了解到,关心学生的健康需要与家人经常接触。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投身自然、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一方面,学校的一些集体锻炼项目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说到底,老师教书育人,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是学习知识。

以上便是我从个别对待的态度、阅读的重要性、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健康等几个方面对阅读完苏霍姆林斯基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得到的粗浅认识。自己曾做好几个学生的家教老师,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

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的礼物或个人魅力的对象,也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的灵魂。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去找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并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练习。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我们的评分标准也应该因人而异,这取决于学生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因为学生的每一个行为可能都是因为老师的因素,为了广大学生的美好明天,我们首先要自我反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和谐,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功效才会事半功倍。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7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具有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苏霍姆林斯基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与我们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在经历了他辉煌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生动典型的教育事例后,我和许多读者一样,也被他对教育的热情和忠诚所吸引、感动和震撼。

通过阅读,它让我对“教学”两个字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对我的学生有了更正确的定位,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与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文中开头一针见血地指出 “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

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因此,他建议我们要善于确定:

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他还指出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要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每个学生脆弱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2页)。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望被鼓舞,被鼓励的愿望,学生更是如此。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度就更大,这可能会变成他们向前进的动力。教师手中的笔落下去打及格和不及格对学生而言,真的是很关键的。

在这个时候,学生们有时候真的需要好好的,一个老师很小的动作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对自己说,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写作,知道我们的学生非常重视我们的评价。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操作水平等都是有区别的。

我们不能按照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孩子们。在一所学校里,不同的班绩有不同的年级,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年级。有的孩子掌握能力较好,有的孩子掌握能力较慢。我们不能要求掌握能力强的学生慢一点。掌握能力弱的学生必须跟上掌握能力强的孩子。

就拿我的书法课来说吧,每个孩子的水平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的作业确实有些不尽人意,但是我也会尽量去寻找他们作业中的一些闪光点,有些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字写的比较好,有些也许是其中一个笔画写的比较好,我都会用红笔圈出来鼓励学生,而学生看到有被肯定的地方也会对自己树立起一定的自信心,而在书写过程中也会更加的认真与投入。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树立了他们对这门课的信心,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逐步成长,做到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给教师的建议》的第24条《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提到教师是否热爱读书,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教师的知识渊博,教师的谈吐不凡,会让学生对教师充满敬佩之情,对知识充满渴望。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也都提到: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我们应该把读书视为第一精神需要,视为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小溪,使自己的知识常流常新,变得越来越宽广。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自从工作以来,我每天都在看书。我觉得这是我职业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些知识也能时时刻刻让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使原本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灵活生动,使学生对于除了书法基本技巧的掌握之外也对于书法的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也越来越体会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读书在我的成长中的获益之处不胜枚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读后,让人精神为之振奋,其中,有很多例子很值得我们借鉴,效仿,而更重要的是,这书能让我们对照反思指导于实践。对于这本书,我认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憧憬与希望去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我们才能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的素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8

有一个可怕的危险——学生们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每天无所事事六个小时,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当我看到第一句话时,它触动了我的心。是我的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当时真的有这样的情况。他每节课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听天书,他从上课坐在那里,无所事事的看看左边的同学,无所事事的看看右边的同学,无所事事的翻翻书本,也许看的只是里面的插图,说不清在翻的时候心里还在嘀咕:什么破英语书,插图都那么无聊。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是没有努力过,我也一直试图想要去改变点什么,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他无所谓你的提问,无所谓你的讲解,对于他来说,他的任务就是完成每天7点到4点半的在校时间,像大人上班一样,他是来坐班的,坐完这几个小时回家。

这会使人误入歧途,道德败坏。

我不知道这样下去会不会这么严重,但我很清楚,对这个孩子来说,上初中是个问题,我已经谈了一次又一次,但没有任何效果。

无论是学生生产队、教学工厂还是学校试验园,没有什么能弥补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浪费。主要领域是思考。人们首先应该成为思想领域的劳动者。

也许我的方式和方法有问题。我没有教他思考或理解问题的严重性。也许在我本身来说,对这一点认识的还不够深刻。

苏老是对的,让学生活在思考的是界里——这是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也应该给老师指出这个方向。

《100以内数的认识》听课心得

西街学校翟立梅

上周在我们学校举行数学优质课大赛,很有幸听了史老师的这节《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觉得有两点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史老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注意设置教学情景。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史老师在这节课中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操作学具,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

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物品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是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享受全班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充分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自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00个数字的整体感,采用情境和问题式的呈现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数、估、建数字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次听力活动,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学改革是创新,观念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努力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三。在课堂上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基础上更加努力的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学习史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也像我们学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9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

我们要努力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运用知识的因素,我们要让他在每一堂课的心理工作上都有一点进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做到。不管怎样,我觉得我做的不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

虽然我有时也想改变,比如给小森布置作业,也会减少一些难度和工作量,但恐怕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求相去甚远。我想,我做不到,可能跟我缺乏教育素养有关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

大多数时候都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有多少时间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的时候,我才能想到找一些书,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文章或教学计划可以参考。苏霍姆林斯基想象自己的行为与书中的希望相去甚远,这一定很悲哀!

“不积圭步,无以成千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与能力,我想,就从认真读好这本书,做好手边的事开始吧。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0

《给教师的建议》第14条读后反思原创

复******亲,学***母仍然是复习,但这个复***以被称为后娘,是缘于它的简单粗暴和不科学。学生学***知识当然离不开复习,通过复***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温故而知新”,通才复***能巩固旧知,还可以在旧知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进一入一个新的层次。但不顾学生的学***,一味的加压,这时的复***了学生的负担,超出了学生的负荷,这样的复***善良的母亲变成了**的后娘。

“过犹不及”,特别是复***我们更要注意给学生减负,不只是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考虑到复***效啊。

从苏氏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他不提倡简单重复的机械记忆,对于理化类学科的复习,他指出通过完成实际作业,让学生在实际引用中融合所要用到的知识,这比简单的机械记忆效果好很多。他还指出知识不能孤立着去简单识记,应该把知识“挂起勾来”,也就是把知识形成网格,立体式的记忆。联系到苏氏的其它观点,我觉得让学生广泛阅读也是苏氏提出的重要复***,让学生广泛阅读形成积累,再把要复***识在点缀在自己知识积累的那张大网上,使各方面的知识相互印证,使“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其中能跟课堂上(以及课外)所要复***料‘挂上钩’的知识越多,对于教材的领会就越深刻。

”“麿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平时的阅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复***益。

暑假,学校向老师们推荐一本新书——郑洁校长的《给老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可到处寻觅,却没能找到,只在校图书馆接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于是,捧回家,细细品读。

读书之后,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回荡:坚持读书,坚持反思。

苏大师提倡教学生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书籍的功能和阅读教学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生动的。书中有五条建议是关于阅读的。

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十九条阅读是对“学***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六十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八十三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九十八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他指出,学校应该成为书的王国,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

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青少年的自我教育从一本好书开始,这是备课的最好方法。读到这些,我的心里颇有些欣慰。

近两年来,我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要求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我还组织孩子们自愿捐款,买了很多好书,开展课外阅读。让每个孩子都有书看。

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本“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作为教师,更要多读书。我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

我们的教育教学必然会有一些缺点,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从反思中学习,相互学习。苏大师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书中第四十六条关于写教师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每天及时记录下每一点教育,连续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记下老师的日记,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认真地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句话深深强调了反思对一位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时如此重要。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会明白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对与错,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领悟能力,而最大的收益都是学生,一个教师能及时反思,对自己行为及时调整,智慧之泉才会不断涌来。我校正在大力改革,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

我坚持写了一学年的教学反思,收获不少。它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今后,还要继续坚持写反思。

寒假读完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学生可以这样,教育可以这样。他唤醒了自己的无知,整天忙碌,却忽略了一些最根本的问题。

启发很多,也很琐碎,也许说起来会有些语无伦次,但对于自己来说却也算得上实实在在。

它让我真切地明白了什么叫作“实践出真知”,或者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虽然时间离我们很远,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甚至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快乐地与学生一起工作,一起读书,一起思考,探索各各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

这是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学习的。

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第76条怎样对待学***难的儿童;第78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以及第96条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的学生,都涉及到“后进生”这一特殊而敏感的群体。

对于“后进生”,我虽然不会简单的归为智力问题或品质问题,也不会武断地认为“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但从心底里,还是觉得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却往往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让自己感到不小的压力,没有转化成动力,反而有了些抵触情绪。

改变这一想法的是苏翁看似简单却有力的建议。这让我明白,孩子学习不及格,落在别人后面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幼年接受的教育和周围的条件都不够好。

我们更应该给予这些学***的儿童特别的关心和加倍的耐心。千万不要让这样的孩子觉得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这些建议,还让我懂得:对于这些所谓的“后进生”,不能强迫他们尽量长久地死抠书本,而要培养智慧,发展大脑,教他们去观察世界,发展儿童的智力。我们应该表现出尽可能多的爱、信心和耐心,设定与孩子实际能力水平相一致的目标,鼓励孩子去实现、发现自我、找到自信。

很主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为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让我们经常问一问自己,“我尊重这个孩子吗”,教育学生,从尊重开始……

遵循孩子的天性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一本书就像一艘船,书把我们带到无限的海洋世界。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早有耳闻,据说非常有名。寒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地看,突然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何等的崇高和不易。这本书就像一位平和的老教师,也像一位善于引导和讲述自己经历的教学专家和教师。他给老师的每一个建议都像是一种教育智慧。

这本书内容精彩,案例经典真实,教学内容范围非常广泛。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些内容:

建议之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抽象是相对具体而言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真实而独立的个体。我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

在我们的孩子中,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每个孩子的脾气不同,每个孩子的智力肯定不一样,每个孩子的记忆能力也肯定不一样。面对这样一群都不一样的个体,我们现在的课堂授课制度却在一个模式和一个标准的要求学生,教育成了一种加工。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育面对这样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怎样能像工厂加工零件一样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应该回到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时代。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都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个性的成长,因材施教。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课堂上的一些片段。在歌曲处理中,歌曲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动态和表达方式。如果你按照书面意思解释,学生们就听不懂。

它也提醒我**是时间的艺术,也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此时,教师或学生的示范尤为重要。

比如四年级的歌唱课《山谷静悄悄》力度记号的讲解:p、mp、mf、f等等。教师如果只是说明歌曲的力度变化而没有在情境中进行学***的话,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

教师示范和情境模仿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抽象化为形象,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1

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作业速度慢,成绩落后的孩子,理解、接受知识缓慢、艰难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所以,我们老师往往让孩子只专教科书,不鼓励去读其他的书,以免分心,而这些孩子却一直没有进步,一直落在后面,吃力地跟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明确提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他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确实是这样,没有其他书的阅读,就没有活水,就像在死水潭中一样,即便弄懂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也无法迎接新知识的挑战。像这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老师讲过的会做了,但是稍微改变一下他们又不行了,只有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了,那这些孩子就会有进步,学习就会变轻松。

所以,虽然现在已进入复习阶段,但还是不放松孩子的课外阅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但愿有所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12

这个月零零碎碎的重读《给教师的建议》,相比大学时期又有了很多感悟,这可能就是好书的特点,常读常新,常新常有不一样的体悟。

苏联著名的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己一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编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教育名著,在研究生时期有幸研究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不堵不塞,引导疏通,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在处理班级早恋问题时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另一部更有传诵度的著作就是《给教师的建议》,作者在书中提出大量问题,通过展示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总结教学经验理论。在我上大学时读它,充满着疑惑,这些建议真的可行吗?到底该怎么做?那时候是理论在和理论匹配。而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工作,再读这本书,便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班里有学生上课搞小动作、嘻嘻哈哈、讲话、睡觉,甚至顶撞老师,总之就是上课的时候啥都干,就是不学习。看着这些孩子的成绩一滑再滑,我很着急,每次都和他们进行交流,问原因,讲后果,和家长及时沟通。这些措施有用吗?答案是有用,但是这有用的时效仅仅是几天,这让我很困惑很伤心。这个困扰我的问题在书中找到了最终答案,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才是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的不二法则。

当然这是站在很高的层次上给出的指导建议,具体怎么做还需要结合语文科目特有的特点进行激发和推动。我思考了一下,对班级里的孩子根据水平和问题进行了划分。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最差,没有能力把字写对写好,但是态度是端正的。对这部分学生我决定采取帮扶活动,找认真负责的.优秀学生一对一进行帮助。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差态度也不端正,极其讨厌学习。对这部分学生,我认为要求要放低,日常作业要减轻,多鼓励多表扬,字词句篇,一步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树立他们的信心。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体会到这种高级的快乐。

读书和教师这一辈子是绑在一起的,离不开的。不管是读专业知识还是教育学知识或者心理知识甚至文学经济物理地理五花八门,只要是读了总归是有点收获的,多才多艺的老师才能“俘获”学生的心。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7972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乡镇武装部长述职述廉报告8篇
下一篇 : 元旦祝福词(热门6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