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读书可以让我们远离不安,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很久。写作品读后感时有什么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吗?今天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讲述《传统十论读后感》的文章。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1

近日,我认真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新学校十讲》。李希贵校长在“新学校行动研究”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及在历次年会上的发言,从“新学校”的理念到如何诊断学校、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在学校中,老师们都想成为学校的栋梁和中流砥柱,成为上级领导的得力助手和干将,他们有强烈的突破和提升自我的`愿望,希望被领导认同,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独挡一面。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教师尝到成功的甜头,让教师看到希望,帮助教师首先既定目标,走向成功。作为领导,要适时放权,信任下属,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长,充分调动积极性,人尽其才,给大家一个施展才华、发挥潜能的舞台。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需要得到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灵上的慰藉,尤其是处于高压下的教师更是需要得到释放,如何在生活上提供贴心的照顾,如何在教室遇到挫折时给予适切的支持和鼓励,这些都是一贴良药,面对面的谈话,小范围的沙龙活动,互动式的探讨以及敞开式的有话就说等等,都是不错的形式,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教师有归属感。

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终生需要的一种习惯,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然而自主学习才更有效,如何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校文化的有一种体现,以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当然,要做到这些,就要真正地走近教师,了解教师,才能让每个都成为学校的管理者。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2

先说第一论。作者很有创见,发明了“法儒”和“道儒”的概念。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时代做了细分,更为具体,看问题也就有了新的视角。原来历史上的“抑兼并”或“不抑兼并”都与老百姓无关,是权大者通吃。“抑兼并”是皇帝一家独大,“不抑兼并”是官僚能分一杯羹,即书中所言的“‘品官形势之家’对‘齐民’的兼并”。但这里存在一个悖论,老百姓中发家致富的购买田地本是理所应当,而“抑兼并”的政策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不抑兼并”吧,又会导致流民问题,“贫者无立锥之地”,危害社会的稳定。问题是“不抑兼并”真会导致流民问题吗?历史上很多农民是自愿投靠地主,比如东汉的庄园主和北魏的宗主督护,是为了逃离王朝的压榨而选择了地方豪强的压榨,是二者相害取其轻的选择。所以“抑兼并”或“不抑兼”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而非是道德上的考量,表面上可以彰显为百姓为天下苍生这套儒家学说,但实际上还是法家的集权套路,真不愧是外儒内法,儒表法里。既然是法里,那么儒家的外衣有时也会露出法里的獠牙,掩盖不了法的冷酷。皇家的“抑兼并”既然要与民争利,那么必然依靠官办经济或官府特许经营来实现,而这些官府背景的代理人就是那些实行土地兼并的人,他们才有大财去购买土地嘛!其实质是皇家管得住“皇家人”吗?显然不可能。所以这里面就有放任,就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追求“过程公正”,跳出怪圈。

那么如何追求“过程公正”,显然是通过权力的彼此制衡。所以这又要讨论到底如何约束、制衡权力?如何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什么样的制度能约束权力?靠道德的力量以上垂下,“上”的日子是不是过得太惨,谁又愿意当这样的“上”呢?多数会变成“上”与官僚合作,谁也别太出圈。英国君主是虚君,迫不得已当了这样的“上”,但官僚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官僚的权力是分散的,没有人是大权独揽的,大官僚通过“议会”解决国家难题。而传统中国是通过集权来解决国家难题。集权你又管不住“皇家人”,所以这抑不抑兼并,倒霉的都是老百姓,感叹中国老百姓之惨。也想起有学者极端地说中国没有社会史!

老百姓能否形成一级力量抵抗压榨是个问题,也是这本书的另一论。这一论中也从“过程公平”说到了现代的改革开放,指出现在不是说改革快与慢的问题,而是没有过程公平,妄谈改革速度,指责改革中有的人没有旧体制的束缚却享有旧体制的保护。有的人失去了保护却仍受到束缚。不能只享受成果,而不承担代价。这里我认为对“改革”一词需要界定,“过程公平”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所以,“改革”仍需提速,不能放缓改革。

这一论表面是说历史,实际是着眼于当下改革。中国历史“繁荣-崩溃”的循环如何跳出,现在还没有答案。平心而论,当今是盛世,是繁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如何避免走向崩溃呢?这才是当今学界的重大课题。2003年的文章至今震耳发聩!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3

今年开年就给自己制定计划,要多看书,毕竟自己是做新媒体运营的,脑子里要时刻更新知识,不论是热点娱乐还是时事政治亦或是自己喜欢的古文学,都在每天保持至少一小时的知识输入。

前段时间,买了本自己心仪已久的《古文观止》,之前呢,有一本小册子,后来找不到了,小册子文章有限,最近买这本《古文观止》是很全的,每天坚持看两篇古代经典文章。

在看到苏轼的《晁错论》时,十分感慨,现在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自己读有所得的经典内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思是: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要让我来理解,我会这么理解,简单通俗易懂的说,就是能成大事的人智商高,那么情商也一定不低。其实,这个社会上智商高的人真是不少,因为大家通过上学基本训练出来了,但情商高的人真不多,我曾经跟一位家里的长辈聊过什么是情商高的人,我俩一致认为: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一定是很舒服的`,让人感到愉悦。

我认为,人的智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增长,但情商高一定是阅历丰富并善于总结经验和换位思考的人。智商是根基,情商是枝叶,有时候光有情商也不行,比如说,一件棘手的事,你的知识储备不够,解决不了,情商再高也没办法。所以,我认为,智商是根基,情商是枝叶。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意思是: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

汉景帝时代的七国之乱,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其实,关于晁错这件事,浅显的讲,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用句流行话讲,就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晁错过于谨慎,既想立不世之功,又想自己全身而退,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难道这世上的光,想一个人都占完吗?

这也提醒我们的一些创业者,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要有所舍弃。舍得舍得,先舍而后得,我们不愿意放弃,那一定是没有获得的。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4

《论历史》是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著作之一。霍布斯鲍姆是英国著名史学家,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现代史大师。《论历史》是霍布斯鲍姆在八十岁高龄时总结五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将一些论文或演讲编订成册的一本书。这本书中的论文讨论作者对政治与社会对历史的运用和滥用问题,以及历史学家与其他研究过去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文中具体提到口述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计量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于研究历史相关的方法与专业。内容涵盖广,思辨性强,是一本让人读后有感悟的书籍,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观点。

过去的史书绝大部分是写统治者或有重大历史功绩的人,比如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当然,在过去的时代下史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目的和原因的。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那就是史学家们逐步由‘自上而下’历史研究转向对‘自下而上’的历史的关注与研究。”这种研究的开始是从民众对历史事件的反映和态度来审视历史事件和现象。

马克思主义者在底层史的研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最早关注的是劳工运动,“马克思经常参加德法两国工人的集会,以及工人的秘密团体活动的,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使马克思注意到了德国流亡者在巴黎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他还亲自参加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他对资本有了更深入地研究。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得出不能不说没有他对工人生活的研究做基础。在中国,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较全面的角度对中国各阶级进行分析,充分估计农民在中国革命的伟大作用。正是由于对底层的研究,对下层的关注,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胜利。

而本书的作者也提到对于底层史研究方面的困难。“草根历史学家大部分来说,只寻找他们想要找的资料,而不是现成的资料。草根史的资料之所以能叫作资料,是因为历史学家问了问题,并且就这个问题处心积虑地来寻找解决的方式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问题解决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的资料。”这也证实研究中对于资料的搜集是困难的事情,而这种困难又是必须克服了的。这种研究没有现成的资料,技术也存在着问题,所以研究就需耗费大量的心神,时间甚至金钱。正如霍布斯鲍姆比喻的“它不像在河床上捡钻石,相反,它比较像在挖钻石或金矿,需要庞大的投资以及高超的技术。”对于底层史研究,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方法:利用口述史学的方法,从人们的举止言谈、社会现象中研究。不妨也采用社会学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再加入新的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的方法。通过对底层史的研究,扩展我们的视野,将格局扩大,涉入新的领悟和研究方法,让我们对历史有新的看法。

在社会学产生以前,不存在两大学科的关系问题,两大学科形成后,各自便有了分离的倾向。“阿尔帕德・绍科尔采认为社会学在最初形成就形成了一个学科特征,‘这就是力图摆脱此前所有的思想形式,并试图寻找一个新起点,或者说另一个白板心灵’。”两者的问题已成必然,()它们两者也是各有缺点的。“历史学家在语言方面有狭隘性,特别是他们的研究是‘科学的’。社会学家则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是缺乏鉴别力的,没有方法的罗列者。由于缺乏分析能力,他们所引用的数据也含糊不清。”两者是可以互相包容对方缺点的。

在此我谈一下历史学中引入社会学,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化。历史在任何时期都是讲史料的,而且要保证史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历史学家懂得了怎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他们自己的工作,而不必由于企图把历史学方法同化为科学方法而被引入歧途的风险。”“其次,在研究历史过程中,历史学家必须消除自己观念中的一切主观成分,也就是历史学上强调的‘价值中立’原则。”历史学家的研究应基于的是客观事实,而不能因个人情感左右对真实发生的态度。正如史家在著书时坚持的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品质。最后,还应坚持史学理论的使用或者建构历史模型。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说:“历史学家必须从一开始建立模式,也就是说,要用模式来将片段而散乱的史料组织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系统,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所写出来的东西,将会像是部稗官野史。”这种模式的建构可以有历史方法,也可以体现社会学方面,两者相互交叉,用跨学科的方法为历史学的研究找新的思路。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命题。“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根据克罗齐的原意,所谓的历史应该是活着的历史,都是我们从现实有感而发进行研究的历史,如果对我们的现实丝毫没有意义,不能让我们产生兴趣的历史,那都是死的历史。”在此篇中,作者提出三个问题:历史学家在生存年代的问题;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看法是否会随时代而改变的问题;如何摆脱这个时代的既有设定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历史学家在写史时会受到年龄、阅历、知识的局限。作者在文中举约翰・差姆利的作品《丘吉尔,荣耀的结束:一个政治传记》引起争论的例子。争论点在于查姆利的生活时代不是在20世纪40年代,所以他相应地不会有当时人的生活感触,对于重要时刻的感情不那么充分。就和作者一样,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深切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情感,所以他的感情和认知更加真实。所以在研究历史时出现“口述史学”,让那些亲身经历或目击过历史事件的人留下他们对当时的表述和看法。“那些老得足以记得够多事情的人,不会把每件事都看得理所当然。他们不需要像年轻的历史学家那样努力,就能知道‘过去是另一回事,那时候的人做事的方式不一样。”

对于第二个问题,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包括人们之前的想法。这样的变化可能来自历史学家自己随时间推移,阅历更加丰富,知识量更大而引起的;可能由于技术发展,对史料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出不同结果导致;还有可能是新的考古发现改变之前的想法。所以,历史意识的改变基于现实的改变,正体现现在就是历史。

对于第三个问题,时间确实会对我们的思维造成一种思维模式,我们还是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但我们也会因历史条件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表现。比如中美贸易战类似的日美贸易战。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打到90年代,在这三十年中,日美交手多次,最终以日本跌入“失去的二十年”,错失人口老龄化之前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的发展告终。如今中国的发展让美国不适,所以出现了中美贸易战,和多年前的日美贸易战极其相似。但中国的应对方法不会和日本一样。所以历史学者会受到时代的限制,但也在积极摆脱限制。

读《论历史》这本书感受很深,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史学大师对自己多年知识经验的积淀和总结,也是他为后代学者提供学习历史可借鉴的典范。以上只是我感触的部分,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多做学习,从中有所感悟,启发我们向前发展!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5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文章《我和十不全》。文中主要讲述了作者读初中时看到一对母女去参拜“十不全”神像,便尾随她们来到“十不全”的面前,看到“十不全”滑稽的样子,作者忍不住笑起来,没想到“十不全”也扑哧一声乐了。作者爬上了石座,和“十不全”聊起了天。

“十不全”说作者能活到九十八岁,作者没想到自己能活那么大年纪,一高兴,不再纠缠“十不全”告别时作者把自己的名字也告诉了“十不全”。几十年后,适逢吉林一中要办一百周年的校庆,也给作者发来邀请函,作者决定参加,在热闹的校庆会上,一位同学告诉他第二天是北山庙会。这一提醒作者立马想起了“十不全”。第二天,作者早早的来到药王庙,可是一路寻找也没有找到“十不全”。作者心急如焚。惊人询问,作者才在殿外的角落找到“十不全”。“十不全”身上的药膏全不见了,作者问他身上怎么没有了药膏,“十不全”解释自己改了治疗方式。他把病人的病转入自己的体内,病人好了,自己再一一治疗。而且方法简单,病人只要拍一下他的后背就行了。而且自己心甘情愿。作者肃然起敬,一直陪他聊天到天黑,离别时作者相约明年这个时候再来。

读了以后,我不由得佩服“十不全”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为了治疗他人的`病痛先将别人的病叠加到自己的身上,自己再慢慢治疗。当今社会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在一点一点奉献着自己薄弱的力量,不求回报。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提倡。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者与“十不全”那比天高,比地还广的友谊,虽然他们几十年未见,但他们的友谊却始终保持纯洁,这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也好想拥有这种友谊。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6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7

微笑,是不用学就会的世界通用语言。一个充满微笑的世界,一定是阳光普照,冰雪消融,草绿花香;一个充满微笑的世界,一定是其乐融融,温馨和谐,幸福满满。

看到过一篇文章《十二次微笑》,主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飞机上,一位乘客要求空姐给他倒杯水,可是空姐因为工作一忙给忘记了。乘客很生气,为了表示歉意,空姐一次次带着满脸的笑容,细心地询问这位乘客需要什么。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可是空姐毫不在意,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她十二次走过乘客身旁,每次都是笑容满面,热心询问。终于,在快下飞机的时候,乘客把原本想写的投诉信改成了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是呀,热情的微笑,能够融化多少冰点,化解多少怨气,让我们变得更加真诚与豁达。微笑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抹去不悦的色彩,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我们楼道有一位做保洁的奶奶,她每天都认真打扫卫生,可总是有人说她打扫不干净,因此她很气恼。我家刚搬来时,每次发现她,她都是板着脸。

于是,我想和她“搞好关系。”

又一次碰到她时,我朝她来了个可爱的微笑,边笑边说:“奶奶好!”她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直起身,惊讶地朝我笑了笑,竟有一点羞涩。“小姑娘好!”她回应着。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一次看见她,都会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再加上一句响亮的问候。渐渐地,我们之间越来越熟悉,她脸上的笑容代替了以前的面无表情。现在,我们一见面还能够搭上话,当然,还有彼此真诚的微笑。

微笑,如阳光般融化了这位奶奶脸上的冷漠,让心与心靠得更近,很暖心!

夏令营,教我们的外教是胖胖的、可爱的苏珊。

第一次见面,我们和她都感觉很陌生。不过,我们一见到她就会送给她一个个带着中国孩子问候的微笑,天真,友好。大胆的,还会笑着、跳着,来一句有点孩子气的问候。苏珊也会朝我们热情地微笑,带着她纯正的美音问候,每一句都含着笑意。尽管语言不通,但是微笑,传递着无数难以表达的言语,不加丝毫修饰。

在一起久了,她一进教室,我们大家就会冲上讲台,笑着,用有限的英语词汇和她聊天,她也从不厌烦,总是微笑着倾听着,然后亲切地抱抱我们,分享着我们的快乐。

结营那天,我们送了苏珊一个“猫头鹰”,它同样挂着暖暖的、萌萌的微笑,就像苏珊一样……

微笑,不分国界,它胜过千言万语,给我们架起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拥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对塞尔维亚的决赛。

小组赛上,我们女排败给了荷兰、美国、塞尔维亚这三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但是郎平教练总是鼓励姑娘们,别着急,慢慢来!,她们总结教训,布置战术,给自己加油打气……经过艰难的淘汰赛,终于来到了决赛现场。面对塞尔维亚强势的进攻,姑娘们咬紧牙关,一分一分打。12:6落后的情况下,姑娘们也会微笑着相互鼓励,奋勇拼搏。15:14,16:15,20:20,23:23……比分紧紧咬住,交替上升,每当扳回一分,队员们脸上就会浮现出一丝自信的微笑。我最后一局,24:23,中国队获得了赛点,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甚至都不敢看,心里默默呐喊:只要一球,再一球就赢了!发球,挑起,扣球,被回击,再扣,对方回球触网!赢了,赢了!姑娘们的都跳着,笑着,郎平教练原本淡定的脸上也绽放出笑容。这种笑容,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也感染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位中国人。

微笑,能给人力量,能够让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轻言放弃,获得胜利时,充满自信。

所以,来,笑一笑,对,就这样嘴角微微扬起,眼角眉梢都暖暖的,甜甜的,如阳光般灿烂。让微笑永驻你的心间,在心中荡漾……

传统十论读后感 篇8

上完辛老师的课后感觉自己似乎也变的有点自由主义了,但看了爱德华.希尔斯(被贴上了极端保守主义者的标签)的《论传统》的一部分之后,发现每一种主义后面都有一种对理想国家的建构,而每一种主义更多的应该与政治有关,而与纯学术无关。其实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理性化”仅仅是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最发达的国家,它也并没有完全实现。因此每个学者都会有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设想,也会有自己的主义。不管我们把自己归为哪一种主义,我们不能拒绝任何优秀的思想,因为优秀的`思想没有主义,它是对现实的反应,而不是对未来的建构。

何为“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的想象的沉淀。”它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它是“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

“传统”何以存在?近代以来中西方的学者中很多人都把“传统”与“理性”对立起来,都想通过人的“理性”来驱逐走“传统”,驱逐走“克里斯玛”。而希尔斯告诉我们:“实质性的传统都是人类原始心理倾向的表露,都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的原始心理需要。”我们需要宗教,需要信仰是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它们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关怀。正如前面所述“理性化”仅仅是一种理想,即使在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他也并没有完全实现。作为人我们不仅仅需要理性,我们还需要生存,生活,生产的意义,我们需要心灵的关怀。因此“没有更好的、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旧传统就会死灰复燃。”因此我想中国也需要“启蒙运动”,也需要“新教改革”。所谓“不破不立”作为一种规律事实上应该到过来说,即“不立不破”,没有更好的新东西,旧的总会从头再来。中国只有根据新的现实,建构出与之相符的传统――一种更具克里斯玛的传统。才能改变现在的现状,维持长久的繁荣。

我们国家十几亿人口确实需要进行“现代性的教育”。孔老夫子在《大学》的开头就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亲民”中“亲”应为“新”,我在这里理解为更新思想,即进行“现代性的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辛老师那样的自由主义者,能在学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的国家在进行“现代性的教育”的同时也应该为我们的民众在精神层次找到生存、生产、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否则《雨人》中的主人公也许会在未来的中国找到很多现实版本。而这种价值、意义、精神上的关怀需要依附在一种新的“传统”之下,这种“传统”能够战胜与现实不符的“传统”。西方通过了“新教改革”赋予了人民这些,而我们将要何为?我们在当今现实下又能何为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622688.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关于禁止酒驾的创意宣传语(80条)
下一篇 : 抖音感慨生活不易的精辟句子6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