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如今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读完作品这本书后,大家都感慨万千。 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好一篇读后感应当从哪方面开始入手呢?励志的句子的编辑辛苦筛选为大家推荐这篇足以参考的“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本文内容有可能对您有所启示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1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2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这本书的主线是纵向和横向解读中国经济,为我们还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生动画面。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

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

“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我们不能假设企业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但在发展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决策中,必须把企业是否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作为具体的考虑变量,这样对经济的解释就会大相径庭。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

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难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种自然灾害和七种人为灾害。人民公社规模过大,激励力度下降。

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与农业危机有关,他提出了新的解释。

《华盛顿共识》、《冲击》、《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问题,让人读后感到豁达。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零散的经济问题,而是对中国发展的全面、逻辑、连贯的解读,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优秀材料。对于合作社运动、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地区粮食自给等方面,该书都有详细而准确的介绍,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近现代史,也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要总结,并补充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和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被迫选择一个小区域作为中国经济的参考,似乎情况会更好。

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虽然数字凿子,但作为一种支撑,其功作并不是很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补贴等),解决**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x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回归澎湃就像一个五年规划,这是规划体系的遗留问题,应该放弃。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

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直认为,演讲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点头答应多少意见,而在于它能激发听众在场和离开,创造新事物,融入听众现有的知识结构。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已经足够让人受益匪浅了。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革命,控制经济。

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而取得成功。中国为什么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首选,城市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哪些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工业的发展,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金融改革的难点在**,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增长的现实,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体现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双轨制如何有市场,其利弊是什么。本文运用西方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和路径,分析了国际权威机构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困惑的对错。

等等。纵观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中的三个材料,它使人们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流和社会的角度,了解清朝以后中国的屈辱及其不到30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学和创新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原有的财富积累、体制改革、开放竞争、资源秉赋以及不提倡跨越式发展的原因。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

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金融深化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的财政纪律,增加**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笔者来说,把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3

很多时候,人是最难控制的。所有问题的解决与产生都是人的不同的心境下解决与产生的。当大家都没见过世面,就一切觉得外国好,就一心想到飞奔到美国去生活,尽管是涮盘子,洗厕所等等。

当你觉得技术好的时候,可以和很多国外先进企业联手,引进技术等等,而且效益不是很好。个人是容易激动地,群体激动起来就更恐怕。因此,时刻保持一个简单个题的理性是解决问题的源泉,不断地装备这个人是最有效的途径。

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在于: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更宏观的思维方式讲述了这个故事。跳出金融短期限制和许多假设,很多事情突然明朗起来。

2.系统分析了中国历史的几个大问题。分析方式非常好,值得借鉴。

先是描述事件,然后提出若干已有解释,一一批驳。然后阐述了理论框架,最后运用定义、定理和分析方法对事件进行了解释。引人入胜

3.广博联系各个学科。历史、数学、统计、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阅读技巧,语言通俗易懂,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4

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道路——评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新的奇迹,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影响的著作汗牛充栋,从早期对改革开放的怀疑、到中期对改革具体路径的研究、到后期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总结,再到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继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改革得失,在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寻求新的道路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深刻分析中国近现代史重大政策、社会现象的内在经济运行逻辑,批判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实践的缺陷,重新建构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理论体系。

这本书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趣的观点,讨论过程简单易懂。它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财经读物。

1、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经济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与科学技术(四大发明)都全面领先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也非常活跃,产生了最早的市场经济萌芽,早在战国时期,被称为陶朱公的范蠡就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经典论述。

但在18世纪,随着以工业革命为主要标志的崛起,西方经济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飞跃,而中国经济则急转直下,进入了漫长而屈辱的现代史。英国政治学家李约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即古代中国为什么拥有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近代中国为什么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

技术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颠覆。在新技术出现之前,任何颠覆现有技术的企图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试错行为。经过不断的失败,偶然发现了更多正确的做法。在古代农耕社会,这种试错行为主要是由农业生产主体农民完成的。人口越多,试验和错误行为越多,出现新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于西方国家,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优势相对丰富,增加了新技术出现的可能性(为什么中国的人口密度高于西方,这将在后面解释)。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机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甚至高于中国古代。这里创新行为的本质——试错并没有改变,只有创新活动的机制才能改变。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国家探索自然的手段有两个新动向:一是用数学进行定量分析;二是进行可控的科学实验。

与以往基于人口规模优势的盲目创新活动相比,这种创新方式大大降低了错误行为的发生概率,缩短了创新活动成果检验的时间周期,加快了技术变革的步伐。

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1)为什么中国乃至东亚国家的人口密度总是高于西方。林毅夫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人口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单位土地上增加人口的成本。一般来说,养人成本越低,人口密度就越高。

中国的地理特征是西高东低,这种地形条件容易受到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温度两个重要条件,中国5—10月正好是“雨热同期”,特别适合粮食尤其是高产水稻的种植。在欧洲文明发源地希腊、罗马等地,雨季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不同时期降雨和高温,更适合发展小麦和草原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水稻单产一般是小麦的2-3倍以上。这样一来,我国单位土地面积农作物产量远高于欧洲,单位土地可供养人口也高于欧洲,因此人口密度一直高于欧洲。

(二)为什么数学和可控实验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与官僚选拔制度有关,古代西方贵族制是世袭的,贵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欲望相对来说比较均衡,没有受到来自制度体系的约束;而中国从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并在随后的时间不断完善,这种官僚选拔制度打破了相对固定的世袭制度,为普通人进入统治阶级打开了通道,它保证了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及文官队伍的流动性。但科举制度以经为核心,以八股文为主要考核内容。

宋朝以后,四书五经是标准的教科书,有人做过统计,仅仅是四书五经的字数之和就有四十多万,如果把这四十多万字倒背如流,假设每天背,也需要6年时间,此外还要读史书、作诗、作八股文,这么繁重的学习压力,让读书人没有时间去探索以数学和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

2、 赶超战略与社会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几乎所有的后发国家一样,依靠国力,调动国家资源,迅速建立了一大批国防工业,实施了所谓的赶超战略。为了保证国家优先发展的重工业能在全国资源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制度体系。由于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度高、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战后新兴国家显然不具备上述优势。

在宏观上,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行政力量直接干预货币利率,人为抬高本币汇率,降低了重工业融资及技术引进的成本;其次,人为压低原材料及工人工资,降低生产成本,工资压低以后,就必然要压低农产品及生活资料的价格,由此衍生出统购统销等制度安排,使物价普遍偏低。扭曲的价格体系导致供求失衡,所以从中间看,资源是通过国家计划来配置的,即实行计划经济。同时,为了保证全社会的生产积累及优势资源有序流向重工业产业,满足新一轮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避免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谋取私利,就要直接干涉企业的利润分配及投资方向,由此导致了微观上的安排——剥夺企业经营自主权。

至此,形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即宏观上扭曲价格体制、中观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经营自主权。

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时的战略目标,以两弹一星的成功为标志,重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主义的“短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几乎没法提高。苏东国家、拉丁美洲、东亚各国,凡是采取这种战略的经济体,最终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溃。

林毅夫认为,赶超战略的失败,源于其违反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的最优安排应遵循效率原则,即在给定的投入下追求产出的最大化。国内产业政策的选择应遵循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当自然资源固定时,影响要素禀赋结构的因素是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的相对比例。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总体上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资本相对贫乏,在赶超战略下无法发挥比较优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时点都不能创造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最大的顺差,形成恶性循环。一般而言,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通过垄断集中,保证资本投入,带动经济的短暂发展;第二当国内资本紧缺时,引入外资,维持上一轮的增长;第三等到外债到期需要偿还时才发现建立的产业没有竞争力,无法创造利润来还债,于是就演变成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

三、渐进式改革——对改革开放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解释上述现象时,将原因归结于市场化程度低、产权不清晰和**干预过多,因而提出了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改进方案,其主要思想就是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实践来看,苏东的“休克疗法”失败了,拉丁美洲和印度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失败了?

二、为什么中国会成功?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任何一种社会科学,都存在这一定的理论前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除众所周知的理性人假设外,还暗含着另外一个假设,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正常的管理中能够创造市场上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林毅夫称之为企业的“自生能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经历了缓慢的自发增长之后,在市场化进程中,没有自身能力的企业被淘汰,因此幸存下来的企业也有了自己的能力。在这里,这个假设没有问题。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上文提到的国家战略需求,其重工业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建立起来的,没有遵循要素禀赋结构,没有利用其比较优势,一旦失去了国家给予的这种优势地位,就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衰落,也就是没有自生能力。

在理论前提上存在问题,因此在此前提下设计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会遇到挫折。这就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失败的原因。

与苏东国家“休克式疗法”不同,中国的改革带有非常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就像邓小平提出的“猫论”一样,不盲从任何理论,而是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渐进式、自上而下的思路,逐步探索,并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的优秀做法。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把权力下放给国有企业。除上缴国家规定的利润外,还应当给予企业领导一定的自主支配剩余利润的权利。有了额外的利润,就应该有额外的需求,有了额外的需求,就应该有额外的供给,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不能满足的。

所以,就出现了与经济体制平行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双轨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从那时起,市场经济就像一个火花。在“冷计划”的框架下,它焕发出令人信服的活力,肆无忌惮地燃烧,点燃了这个国家所有的激情和梦想。

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有两个意图: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二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改革往往从打破规则开始。这两种现象都源于基层劳动人民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规模推广实施,形成了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特有的经济现象。

四、“补课”——未来的改革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渐进式改革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扭曲。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中国在赶超战略下,为服务于大型国有企业,一开始就形成了以“国有四大行”为核心的金融体制。

大银行自然喜欢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改善金融机构就成为了未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应当建立以中小区域型银行为主、国有大型银行为辅的金融体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同时,还要设计好相配套的金融监管机制。

其次,资源价格扭曲,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被人为压低,改革开放后,资源资格不断调整,某些矿产资源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就造成了资源开采成本与资源价格之间的巨大盈利空间,这种暴利加剧了贫富分化,同时由于**掌握了资源开采的准入权,增加了寻租的风险,成为腐败行为的重灾区。最后是行政性垄断,某些国有垄断行业,如电信、石油、电力等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后,并没有与社会分享,也加大了贫富分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逐步取消行政垄断,加强对不能引入竞争的垄断行业的监管。比如电力,**要加强对其价格、成本和收益分配的监管。

未来的改革中,还有一个焦点问题,即如何更加合理的界定**与市场的边界。上文提到要素禀赋论,好的经济格局和产业政策应符合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但是企业才不管你是什么结构,企业关注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活开放的价格机制来反应各种要素的稀缺程度,价格越便宜,说明要素越多,因而依靠这种要素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就更具生命力。

这就界定了**的第一个职责,维持经济的开放是市场的充分竞争;其次,一国的产业信息是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多方受益,企业本身没有收集产业信息的动力,也缺乏这种能力。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应定期发布本国产业信息,指导民间资本投入方向;再次,**要根据本国的产业发展信息,制定相配套的产业政策体系,对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鼓励;最后,由于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不可确定性,一次性投入大,收益周期长,新技术的引进或创新,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给后来者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对这种企业,**还要进行必要的补贴。但是与传统的赶超战略不同的是,对这种企业的补贴是有限度的,并且企业自身有一定的自生能力。

以上就是《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的总体脉络,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散发出作者深厚的理**底和对国情的深入了解,精彩论述层出不穷,让**连忘返。最后,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以此自勉:一个读书人,永远都不能放下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2013年5月20日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5

接着**中国经济奇迹之谜,我接着读的就是国内学者林毅夫的一本书了《解读中国经济》,上本《变革中国》偏历史和政治,这可以说就非常经济学了。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有了更好的了解。这本书中给出的理论很有说服力,可以说是一种外在的快乐。这是我看过的解释中国经济的最好的作品。现在我将进入作者的理论世界,用最简明、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和一些修改来解读中国奇迹。

西方经典的经济理论之一是所有国家都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它们有比较优势,进口产品有比较劣势。双方都可以节约劳动,并从专业分工带来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中获益。专业分工越细,生产力越高。这也是经典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

这个理论放在发达国家或是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是很合适的,也能很好的解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但是它不能解释东欧剧变后选择改革迅速进入市场经济的糟糕经济状况,也不能解释中国为何经济改革成功。这里作者引入了一个概念,也是整本书最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企业的自生能力,指的是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正常市场环境下有自我生存的能力。

自由是指自由进入市场,开放是指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竞争是指没有垄断。

为什么东欧改革失败,当时可是发达国家的优秀经济学家作指导进行的备受瞩目的改革,而中国的改革一向不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所看好,在当时。因为中国实行的是双轨制改革、渐进改革,即市场定价和**计划定价并轨,当时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最优,其次计划经济,最差双轨制,因为企业完成两者**不一,有很多**腐败的空间,但是最后成功改革的是中国。作者的解释是因为一般的市场经济理论暗含了一个理论假设未被人注意到,那就是想当然的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具有自生能力的,但是事实不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没有市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都是**说了算,它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是没有自身能力的。

一旦市场开放,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可以说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破产。大量企业倒闭会导致通货膨胀、社会动荡等,这是任何**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只给予补贴。这样,企业为了获得补贴,就会欺骗**,想方设法从**那里得到各种支持,因为与残酷的市场竞争相比,补贴**肯定更容易,因此企业更难有自己的能力。而中国颇受诟病的双轨制改革恰恰走对了路子,改革之初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上陈云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虽然产权不够明晰,但是恰恰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后来非国有经济再倒逼**实行更多的市场经济改革。

所以相比东欧等“休克**”的计划转市场的改革,中国是成功的。

那么,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资源禀赋结构不同,各生产要素相对富裕程度不同,比如中国的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廉价丰富,如果市场开放,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就会有自生能力。但是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资本相对缺乏,资本在中国投资回报率就会很高,这样的话就会有很多企业来中国投资,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很大的,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率会进行技术的升级迭代。

重点是刚开始使用的技术可能相对没那么高,但是为了和其他企业竞争,企业就会有升级技术的动力,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技术差距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所有生产要素中技术的进步是最能提高生产力的。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迭代,资本回报率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会提高,每个人(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也会增加,经济也会有所谓的超高速增长。由于技术升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研发,技术引进成本高,成本相对较低,这种后发优势一直存在于技术赶超发达国家之前。

在解释利用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实现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少不了**的角色,传统经济学中说**只要保持市场的良好运行就可以了,**要宏观调控、监督等,但是发挥的余地不大,这放在放大国家还是很合适了。但是在利用后发优势成长的新兴经济体中就不合适了,这里的**可以说大有可为,因为随着技术进步,产业会随着升级,这些都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下一阶段在那里、基础设施该怎样、人才结构该如何变化等都需要**发挥作用,很多信息可能收集成本很大,但是一旦收集可能整个产业的企业都能收益,但是一家企业可能做不过来,**就可以把它变成公共产品。在这里的**就是一种有为**,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而中国**在推动经济这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也是因为**间要相互经济,**的绩效考核的原因吧,但无论如何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就很能显现,强有力的****,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篇的逻辑大致如此,中国因为渐进改革恰好培养了企业的自生能力,而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就是利用比较优势的企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为**发挥了适当作用,让后发优势得以发挥。

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 篇6

国企改革之路——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1000字:

提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国企的改革。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做了阐述,观点不一,最近读罢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受益匪浅,下面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国企的改革之路,是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果举世瞩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却饱受腐败、效率低下、巨额亏损等问题的诟病。同时,众多国企依旧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依靠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精神格格不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解决办法:要么从一个体系彻底过渡到另一种体系;要么完全恢复原来的体系。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证明行不通,那么国企改革之路只有一往直前,绝不能走回头路。

那么国企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国从1978至今还没有完全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林毅夫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国民经济存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因此,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法宝。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让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则可以有效降低呆坏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依靠行政来获得低息贷款,效率低下占用大量社会资源。

同时,中小国有企业,其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由于包袱较小,依靠经营其土地资源,就可以获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会。但大型国企相对困难,因为历史负担重,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经济中经营人员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竞争,则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只能完全剥夺经理人员的权力。改革后放权让利,试点区有效,但放大到全社会却无效,主要是由于舆论集中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市场,让竞争因素注入,这样参考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可以对国企的经营者进行考核,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近期,不少地方开展国企混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混改,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又可以减轻国家政策性负担,降低补贴,使得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增加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同时又保持活力。因此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预想的J型复苏曲线,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原因在于,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这段时间会导致GDP的下降;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能导致市场竞争,垄断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联系中断和生产萎缩;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由于苏东和中国都存在政策性负担,休克疗法的三个措施无法同时完成。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j458.com/a/580141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推优自我介绍
下一篇 : 公司工资方案9篇